根据以下材料,选取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;除诗歌外,文体自选。
学习需要自主, 经营需要自主,生活也需要自主……
自主是一种方法,也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境界。
我的构思
学生之所以感到难写,是他们没有过“自主”的行为,甚至他们连“自主学习”也没有体会过。“自主”的前提必须是“认识自我”。(学生如果没有想到“认识自我”这个层次,那么字数有可能写不够)一些成年人也未必能“认识自我”吧。而这,正是本次作文的难点。
学生们有可能大写特写“自主”的魅力,但是我多想了一个层次,那就是“自主”也是有风险的。
我平时写作文,几乎从来不用“由头”。因为很难凑巧想到恰当的“由头”,但这次偶然想到了,那就用一下吧。(同学们平时千万不要专门练习写“由头”,那将得不偿失)
“自主”迷人也艰辛
秦可卿死后,宁国府一片混乱,贾珍请来西府的王熙凤主政。宁国府的仆人由衷地来了一句:“论理,我们里面也须得她来整理整理,都忒不像了。”每读此,必叹息:他们(她们)从来没有过“自主”意识,竟然必须由领导驱使指使、殴打责骂、默许首肯、纵容暗示,才知道如何行动。你我依然在红楼。
中国人对于“自主”“自由”“自立”有着本能的反感、畏惧、敌视。原因在于心中没有“自我”,不知自己是谁,也不知自己要到哪里去。他们一天到晚渴望别人登高一呼、自己入伙响应。口诵《乌合之众》,心羡乌合之众,身趋乌合之众,还自己误认为是“自主选择”。
不妨看看花朵,从来“自主”香,不待人工排。你看秋菊,纵然有人自高自大、丧心病狂地大呼:“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”,但秋菊依然是绽放霜风高姿冷,不随春风春色开。
请记住那些自主过命运的独特生命。如徐弘祖(号霞客)。明代也是个“官本位”时代,科举横行,进士骄立,徐弘祖完全可以做一辈子的孔乙己、范进、唐伯虎。但其心有“主”,以霞为客,立志朝碧海而暮苍梧,从此他走读河山、笔录大地。他拒绝了仕途也承担了讥讽。近四百年过去,你还记得几个进士或状元?但我们忘不了徐霞客自主的选择、自由的脚步、自信的心跳。别人被时代或时俗选择,他却自主地选择了未来与人生。
且慢急学徐霞客。其实,“不自主”也有不自主的所谓好处,英国某历史学家说过:“专制国家中的人们也有可能幸福,因为他们少了选择人生的麻烦。”想想也是:
还有比亦步亦趋更轻松的事吗?
还有比鹦鹉学舌更简单的事吗?
还有比复制粘贴更惬意的事吗?
还有比抱团融入更振奋的事吗?
你看看郭德纲的挣扎,想想齐白石的北漂,品品林风眠的开拓,比比吴冠中的坚守,你也可能放弃“自主”,你可能受不了“自主”,如同《河流的第三岸》中的“我”突然逃避了“自主”。
“自主”一个美丽的词,但不是你只要自主了,人生就会美丽。假如你从来没有思索“我是谁,我要到哪里去”,那你最好“就有道而正焉”,寻智者而择焉。因为:
当你连“自”都不知道何在,你还想什么“主”呢?
当你连“一意”都没有过,还想什么要“孤行”呢?
而且,你可能从来都没有注意过“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,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”。“自主”成了它们的习惯,习惯了艰险和希望、蓝天和远方。